不待上林花似锦,忙趁春光启征程。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索并领悟新课程背景下任务群教学方式及策略,推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3月22日-23日,大单元教学实践下的“集体备课,课例研修”工作坊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主要由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和武汉市第三中学的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全体老师承办。
3月22日下午,首先,来自省实验的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戴娟老师和来自武汉三中高一语文备课组代表田四方老师分别就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进行说课。两位老师分享了备课组日常集备的实践工作经验,细致讲解了平时集备教学任务的布置和本次研讨活动的打磨过程,解说了当期集体备课整体课程设计和大单元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整体框架和思路。
在接下来的同课异构说课环节,两所学校分别派了教师代表就相关教学设计思路、学情分析、内容、过程、反思等进行说课。
来自省实验的张蓓老师和武汉市第三中学的蒋志强老师分别就《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进行了说课展示。
来自省实验的余晓莲老师和武汉市第三中学的饶艳老师分别就《中国建筑的特征》《说 “木叶”》进行了说课,两位老师都强调了读懂知识性读物的方法和策略,在阅读的同时要注重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的探讨与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人类在不断的探索中创新科学,在不断的发现中获得“至美”,推动文明进步。各类探索者发现、揭示和掌握事物奥秘的过程,就是造福人类的过程。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的观摩教师基于备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等对两大备课组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说课内容进行了提问,两个备课组分别就老师们的疑问进行了回应交流。
最后,由学科专家从集体备课实际课例出发,针对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从课标、教材设计、分层教学、作业设计、课堂过程评价等维度作了细致点评,与会的老师们收获颇丰。
3月23日上午,高一年级语文组刘沫含老师为我们呈现课例《本固树茂,枝叶扶疏——说木叶》。以把握阅读知识类文本的方法为教学目标,从情境任务、梳理文脉、把握观点、学以致用、拓展探究五个环节开展教学。整堂课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形式多样、互动充分。课后,刘老师也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及时反思。
随后,高一年级语文组的刘芳老师、陈卫玲老师、万聪老师、张静老师分别从本堂课的教学行为、学生行为、时间分配、有效训练,进行评课议课。
湖北省著名语文教育家、特级教师袁汉杰带来报告《语文大单元教学案例研习与实施建议》。首先,袁特对刘沫含老师的课例进行了高度肯定,并提出极具意义的建议。接着,袁特给大家讲解了三个探究问题:“联读”是否需要“议题”统领?教知识,还是教素养?如何处理“精读”与“多篇”、“大”和“小”的关系?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校语文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潜精研思,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研”途的大海上,激千层浪,逐浪前行。